掐指一算,便知你“命中有劫”,揮袖“做法”號稱能逆天改命。河南鞏義柴女士兩年間被“大師”掏空80余萬積蓄的案例,撕開了迷信詐騙的殘酷真相。從孩子夜啼的焦慮到婚姻破裂的無助,騙子用“桃花債”“童子煞”等話術編織陷阱;甚至在她離婚分得財產(chǎn)后變本加厲瘋狂收割,當所謂“法事”視頻發(fā)到手機時,真金白銀早已源源不斷流入騙子的口袋。
這類騙局之所以屢屢得手,核心在于精準戳中了人心的脆弱點。身處困境時,“改命轉(zhuǎn)運”的許諾成了救命稻草;一句偶然應驗的猜測,被奉為“神明啟示”;對“超自然力量”的執(zhí)念,更讓受害者對矛盾漏洞視而不見。當焦慮蓋過理智,迷信壓倒常識,心防便不攻自破。面對精心偽裝的“逆天改命”話術,筑牢心靈堤壩是抵御詐騙的第一道防線。
以親情為錨,消解“心魔”滋生土壤。許多騙局之所以能夠得逞,主要源于受害者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。我們需重拾“家”的溫度,親人之間少一點苛責質(zhì)疑,多一份傾聽共情;發(fā)現(xiàn)家人迷信“改運”服務時,不必急于否定,可嘗試以“聽說有人因此被騙”的案例溫和引導,或邀請其參與家庭活動轉(zhuǎn)移注意力。親情構筑的安全網(wǎng),能讓彷徨者找到真實依靠,而非投向騙子的虛妄懷抱。
借鄰里之力,織密社區(qū)反詐“預警網(wǎng)”。社區(qū)是詐騙防控的前沿哨所。不妨借鑒“廣場舞隊伍”“業(yè)主讀書會”等組織經(jīng)驗,組建“社區(qū)反詐故事會”。邀請反詐民警講述真實案例,比如拆解柴女士式“法事詐騙”的套路,或剖析“保健品坑老”“刷單陷阱”等常見話術。這些接地氣的身邊故事,比官方警示更易引發(fā)共鳴。同時培育“反詐明白人”,鼓勵熱心居民關注獨居老人、情感困境者等脆弱群體,發(fā)現(xiàn)異常消費及時善意提醒,讓詐騙分子無處滲透。
從校園扎根,播撒理性“免疫種子”。反詐教育需從“娃娃”抓起。中小學可開設“生活風險課”,用情景劇演示“網(wǎng)絡算命”“游戲代充”等青少年易入陷阱;大學生社團可組織“反詐創(chuàng)意大賽”,通過短視頻、漫畫揭穿“兼職暴富”“命理改運”的話術邏輯。當孩子學會用科學思維分析“大師”的“精準預測”不過是概率游戲與話術操控,便能從根源上破除對“玄學力量”的盲信。
柴女士報案后,“大師”在審訊中坦白,那些話都是猜的,準不準不重要,解釋全靠編。這赤裸地自白戳穿了所有“逆天改命”的荒誕本質(zhì)。真正的命運轉(zhuǎn)機,從不存于騙子點燃的香燭紙灰間,而誕生在我們敢于把握的每個當下。那些連自己命運都無法改變的人,如何能改變你的命運?當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清醒的“命運舵手”,騙術再精巧,也終將在理性的陽光下灰飛煙滅。(圖片源自網(wǎng)絡)(水獺)